跳至正文

这不是你的错:如何治愈童年创伤pdf、txt、mobi、azw3、epub电子版夸克、百度、UC网盘云盘免费分享下载及精华版导读

关于本书

本书是一本自愈手册,每一个有过受虐经历或深陷羞耻感的情感创伤者,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。贝弗莉在本书中提出“自我悲悯”和“悲悯他人”的观点,鼓励每一个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,克服羞耻感,给予自己更真实的正面评价。

关于作者

本书的作者贝弗莉·恩格尔是美国知名情感创伤治愈专家。她找到了羞耻感的源头,通过脱口秀、心理咨询等方式,不断帮助情感创伤者们踏上克服羞耻感的旅程。她的《道歉的力量》《尊重你的愤怒》等情感创伤图书,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,畅销全世界。

本书金句

1.羞耻感源于害怕被暴露的卑微感。越想隐藏,却越感觉羞耻,也就越想高筑心墙。

2.如果遭受了身体、言语或情感的虐待,你可能会怪自己“不听话”,惹怒了父母或者其他照顾你的人,所以他们才会对你大吼大叫、拳脚相加。即便长大成人,你可能仍会延续这种“合理化”的思维方式,继续忍受他人的恶劣对待,因为你相信这是自己一手造成的。

3.难以抑制的羞耻感,成为受害者跨不过去的一道坎。

4.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,情感虐待会以很多隐蔽的形式呈现出来。

5.导致父母成为施虐者的另一个原因常常被忽视,那就是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软弱。

6.道歉可以溶解施虐者内心羞耻感的保护膜。

精华版导读

今天为你解读的是《这不是你的错:如何治愈童年创伤》。本书的中文版大约136万字,我会用25分钟时间,为你讲解书中精髓:羞耻感是“原生家庭伤害”循环的催化剂,进行悲悯自愈才能重获新生。

在解读这本书之前,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:如果你在盛怒之下打骂了孩子,你会后悔吗?

没有孩子的朋友可能不太在意,觉得打都打了,就算后悔也没什么用。

可是很多当了爹妈的朋友,一定都非常后悔。他们甚至会发现,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,与父母曾经对待自己的方式简直一模一样。没错,许多家长都已经察觉到了,当你怒气冲冲地训斥孩子的时候,就像被自己的父母附身了一般。而你对孩子所说的话,也与当年父母对你说的如出一辙。

“你怎么这么笨?你是猪脑子吗?”

“是不是不打你,你就不长记性?”

看着孩子惊恐无措的小模样,你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。你忽然没了脾气,也意识到,自己再一次伤害了孩子。

可是,我们到底为什么会一次次失控?

通过这几年影视、书籍、媒体的宣传,我们终于知道了,这一切都可以用“原生家庭伤害”来解释。那些难以弥合的童年伤痛,正在影响着我们的亲子关系、人际关系、甚至是爱情和事业。

一系列治愈“原生家庭伤害”的方案也随之而来,但大多是貌似可行,实则往往流于形式、收效甚微,甚至变本加厉地放大了心灵伤痛。

这是因为,那些方案都太关注“原生家庭伤害”本身,却忽略了“羞耻感”这种催化剂。美国著名心理师贝弗利·恩格尔,通过《这不是你的错:如何治愈童年创伤》一书告诉我们,“原生家庭伤害”被羞耻感催化之后,会成倍扩大,最终对我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影响。找到并疗愈羞耻感,就能够从根本上停止它的侵蚀,从而真正解决“原生家庭伤害”。

贝弗利这位情感创伤治愈专家,历时30多年,深入分析大量案例,依托心理学实验和理论,写成了《这不是你的错:如何治愈童年创伤》这本书。通过剖析许多人的童年境遇,贝弗利找到了羞耻感的源头。她提出“自我悲悯”和“悲悯他人”这组观点,鼓励每一个被“原生家庭伤害”的人,直面并克服羞耻感。

好了,介绍完作者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,下面我将分三个重点内容为你讲解。

第一个重点内容:羞耻感和羞耻感的来源。

第二个重点内容:在清除羞耻感,建立悲悯自愈时,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碍。

第三个重点内容:在清除羞耻感的过程中,需要哪些的准备。

好,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内容:羞耻感和羞耻感的来源。

虽然我们常常意识不到,但实际上人人都有羞耻感。我们对自己的评价、对周围人的态度、对职业的选择,都被羞耻感影响着。羞耻感塑造了幼年的我们,也决定了成年的我们,还操纵着未来的我们。

那么,到底什么是羞耻感,这种心态又是怎么影响人的一生呢?

羞耻感,是人在遭受虐待后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。要快速明白这个定义,得从许多人的幼年说起。

那时,人们正在发展认知能力,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。面对未知事物时,幼童会执着于满足好奇心。比如,一个幼童面对滚烫的烧水壶时,他并不能马上判断出:这个东西不能碰。反而会对这个未知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,并伸手触碰。如果家长看见了,当然会迅速制止,还会说道:这个东西不能碰,很烫。

但是缺乏相关认知的幼童,并不知道“烫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。因此,幼童对水壶的好奇心丝毫没有消减,一定会想尽办法去碰到这个滚烫的水壶。

有很多家长在孩子烫伤时,会情绪失控。特别是在给予多次警告之后,孩子依然固执地接触滚烫的水壶。家长除了心疼,也免不了发火生气:“说多少遍了不让你动,烫到了吧!”脾气不好的家长,还会忍不住上手打几巴掌。而这时,问题就出现了。孩子会将被骂或者挨打的原因归咎于他自己,认为:如果我听话,就不会被打骂;也会将被烫伤的原因归咎于自己,认为:我被烫伤,是我的错。

也就是说,幼童面对成年人的负面情绪时,会感到恐惧和无能为力,只能把错误归咎于自己。因为,只有认错,才会让打骂停止。如果一个人幼年时经常被打骂,就会慢慢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,认为是自己“不听话”“不乖”,惹怒了照顾自己的人,所以,他们才会对自己大吼大叫、拳脚相加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是幼童也会自我反省:都是因为我做错了。

这种无法反抗、陷入深深自责的感觉,就是羞耻感,是人在遭受创伤或者身心虐待后的自然反应。值得一提的是,不断地批评辱骂、不合理的期望以及其他情感虐待,即使没有对幼童施加身体伤害,也会给他们造成创伤和羞耻感。

这既源于幼童对自己境遇的无能为力,也源于幼童对自己行为的不满。简单来说,是因为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。当这种“不够好”暴露在照顾者面前时,幼童会陷入“害怕被照顾者抛弃”的恐惧之中。

说到这,大家就都明白了,大部分人的“原生家庭伤害”,基本上就是这么来的。

那么,我们开头所描述的情景,又是怎么发生的呢?来自于原生家庭的伤害,又是怎么出现在我们和子女之间的呢?

如果童年时期有很多令人感觉羞耻的经历,就很容易出现“受羞耻感约束”的行为,又或者是“基于羞耻感”的行为。换句话说,羞耻感一旦内化,就会成为影响我们性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。我来简单解释一下“受羞耻感约束”与“基于羞耻感”这两种行为。

“受羞耻感约束”的人,大多被严厉体罚过,或是被家长漠视甚至抛弃过。当这些孩子承受了欺凌性的虐待后,会感觉自己非常没用。他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,所以只能任人摆布。“基于羞耻感”的人受到的伤害更甚,他们大多经历过当众被惩罚或者毒打,这种无所遁形的难堪,会将原本的羞耻感叠加。再加上照顾者在责打过程中的口不择言,“你怎么这么没出息”“你就是个废物”“你真给我丢人”……当众说出这些侮辱性的话语,会让羞耻感持续,进而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。他们会觉得自己很坏、低人一等、不被他人接受。

遭受羞耻感的折磨是非常痛苦的体验。那些偶尔被打骂的孩子,会在长大的过程中,逐渐忘记羞耻感。可是长期受虐的孩子,会在自我防御策略的作用下,要么将羞耻感内化,要么将之外泄。只有这样,才能减轻伤痛。

将羞耻感内化的人相对被动。他们会假装自己很好,常常陷入幻想中。他们可能会与外界隔绝,在封闭的世界里自我肯定;他们可能会自我苛求,希望永远不会错,这样就能避免更多的羞辱;又可能不停自责,就算内心遭受了创伤,也只会不断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简而言之,内化羞耻感的人,会隐藏愤怒或者封闭自我。

将羞耻感外泄的人相对具有攻击性。他们要么无法接受批评,敌视别人善意的玩笑或者意见;要么渴望权力和掌控感,希望通过变大变强,来摆脱羞耻感。最可悲的是,他们竟然认同施虐者,觉得如果自己也成了施虐者,就可以从无助中逃离。我们开篇说的情景,就是这个典型,自己不也成了施虐的父母了吗?

简而言之,外泄羞耻感的人,只是以愤怒为防御策略,避免自己再一次受到伤害。

虽然内化和外泄,都是为了缓解羞耻感带来的痛苦,但是这个过程既病态又凶险。因为经过一番折腾,羞耻感反而会让“原生家庭伤害”进一步放大、升级,转化为对人们成年后的不良影响,甚至会重现虐待的循环。

好了,以上是我们的第一个重点内容:羞耻感和羞耻感的来源。羞耻感从虐待和漠视中来,它隐藏在施虐者或受虐者的行为中,并驱使着虐待循环。羞耻感是人受到虐待后的自然反应。它可能会被内化或者外泄,不管怎样,都会伴随人的一生。

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重点:在清除羞耻感,建立悲悯自愈时,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碍。

每一个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之后,都对父母如何回应身体、情感上的需求有着很多期待,心理学称之为正常态的蓝图。这个蓝图正常化的程度,对婴儿大脑中关于情感和社交的区块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。一旦婴儿得不到良性的情感回应,蓝图就会极度失常。婴儿大脑发育也会因此出现异常,产生过度的自我批评。

这种过度批评,会被大脑判定为来自外部环境的威胁,从而调动身体能量来应对或躲避威胁,也就是引发战斗或逃跑的反应。当外部环境有限制,无法进行战斗或逃跑时,个体就会深陷在强烈的羞耻感中。这种羞耻感通常来自潜意识,无法人为进行干预和控制。

此时,如果有悲悯介入,就可以有效抑制羞耻感出现。因为悲悯可以加速人体释放“后叶催产素”,此类荷尔蒙有助于提升信任感、镇定度、安全感。沉浸在悲悯体验时,人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痛苦,并产生共鸣。在这个过程中,大脑甚至能生成新的神经元和突触连接,用以取代羞耻记忆。

可长期受到虐待或漠视的人,大多非常抵触悲悯。他们已经习惯了自我否定和自我评判,要改变并不容易,对悲悯这种情感也极其陌生。

因此,不要说悲悯他人,单是做到自我悲悯,就已是困难重重。

有些受虐者觉得,自我悲悯等于软弱和放纵。只有可怜虫才会承认自己的痛苦和遭遇。

但这并不符合常理。设想一下,如果你受到了外伤,不管是要进行消毒还是缝合,不都得先把伤口露出来,才能开始治疗吗?其实当问题无法解决,现状无力改变时,自我悲悯是很有效的自我疗愈方式。不过,有必要搞清它和自怨自艾的区别,我们举例来说明。

自怨自艾的心理活动是:这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我,我也没有知心好友,我注定孤独终老。

自我悲悯的心理活动是:我现在没有恋人,这大概与我过往的经历有关。我也没有知心好友,我无处倾诉。所以我这么悲观情有可原。

很明显,自怨自艾的人放弃了治疗,自我悲悯却满载着“原谅”。人一旦做出了主动性的心理活动,承认自己的遭遇,回忆自己的经历,直面自己的凄惨,允许自己难过,才会有决心和动力改变现状。

也有些受虐者认为,自我悲悯显得很自私。

这样的心态,会让他们在受虐的过程中,认同并肯定施虐者。他们会一边受虐一边愧疚,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。

比如,一个小女孩明明被母亲毒打了一顿,却反过来为施虐者开脱。就因为自己降生时不是个男孩,母亲才会经常被酗酒的父亲拳脚相加。她觉得自己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痛苦,也就下意识地不让自己去怨恨母亲。想起母亲的遭遇,更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。

有类似遭遇的受虐者,常常拒绝自我悲悯。他们早已经将受虐待的原因归咎于自身,所以,不认为自己有自我悲悯的资格。

还有一种受虐者认为,自己从没有被虐待过。

也许,是无法承认曾经遭受过的漠视和虐待,因为那些经历会让他们失去活下去的勇气。

也许,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被耻辱感折磨。尤其是情感虐待,本身就具有隐蔽性。

比如,有的父母会无意识地羞辱孩子,却完全没想到,这会对孩子的自我意识造成严重伤害。在这里给大家举几个常见的例子,相信许多人都深有体会。

许多父母都格外关注孩子的成绩,总会说: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你班上的某某,人家怎么就能考那么好?

孩子闯祸时,不少父母抱怨:你就不知道让我省点心吗?我哪有那么多精力给你收拾烂摊子?

作为比孩子强大的人,也作为孩子最珍视的亲人,父母却常常利用所拥有的权威,时不时给儿女来上一次暴击。对孩子来说,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,更伤心,也更致命的了。

很多家长不以为然,觉得这样管教孩子稀松平常,怎么能算虐待呢?但实际上,这些家长很可能也有过相同的遭遇。以至于长久以来,情绪一直被深深影响着,在无力和愤怒之中,触动了羞耻感。于是,当他们也成了家长时,就让历史重演。

正是这样的一种情绪,让我们隐藏,甚至断绝了对关爱和支持的需求。这又导致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遭受过虐待的人,接受他人的悲悯,比接受自我悲悯更难。

一部分受虐者在面对他人的悲悯时,会觉得没有尊严。

他们认为,自己是坏人,所以不配得到悲悯和关爱。这些人回忆起年少的经历时,常常充斥着各种劣迹。比如,打架、霸凌、偷盗,甚至还可能存在某些成瘾行为。

这一切让他们与“美好”划清了界限。有人赞美和认可时,他们会觉得是种可怜;有人真诚相待时,他们又会觉得是在施舍。

在病态自尊的干扰下,他们格外在乎面子。所以,无法正常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悲悯。

也有一部分受虐者缺乏安全感,接受他人的悲悯会让自己显得很脆弱。

这些人的内心中有一堵厚厚的情感防御墙,他们觉得在墙内最安全,自己不会受到进一步的羞辱。对别人坦露心声风险很大,那意味着要拆除这堵墙,很可能让自己面临危机四伏的处境。

还有一部分受虐者是害怕自己失控。

在接受他人悲悯时,受虐者可能会从他人那里听到“这不是你的错”“对不起”“你已经很好了”之类的话。这些或安慰或认可的话语,是受虐者曾经最想在施虐者口中听到的话。

由此可以想象,哪怕只言片语,都足以触动受虐者的神经,引发那心中的积郁。他们有可能会战栗、愤怒,或者放声大哭。可是这种释放的感觉是极度陌生的。失控之后,这部分受虐者会产生心理负担,担心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。

好了,以上是我们的第二个重点内容:在清除羞耻感,建立悲悯自愈时,我们会遇到哪些障碍。清除“羞耻感”的关键,在于建立“自我悲悯”习惯。但我们会面临来自他人,甚至是自己的阻碍。只有冲破这些障碍,才能更好得进行悲悯自愈。

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重点:在清除羞耻感的过程中,需要哪些的准备。

前面我们说过,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羞耻感。

贝弗利认为,如果你不是受虐者,可以采用心理学家克里斯汀·聂夫的悲悯理论,来进行自我疗愈。首先,进行自我关爱,温柔的对待和理解自己。然后,停止自我隔离和异化,认可悲悯需要的普遍人性。最后,用正念客观审视过往的痛苦经历,而不是去放大它们。

但对于童年就受到虐待的人来说,这个法子就难以奏效了。因为童年受虐者的羞耻感既强烈又持续,让他们陷入深度自卑,不认为自己应该被关爱,也很难直接做到自我关爱。

因此,这些受虐者在进行自我关爱之前,还需要进行三个必要准备。即:自我理解,自我宽恕和自我接纳。这些有助于童年受虐者找到自我关爱的动力和能力。

任何一个曾经遭受童年虐待的人,都经受过可怕的痛苦。那些身心残留着的创伤记忆,以及那些记忆带来的压力,会形成:创伤后应激障碍、复合性创伤、对创伤敏感与熟知创伤等非常痛苦的创伤后遗症。

创伤后遗症十分可怕,会强迫受虐者一次次重温事件;让受虐者过度警觉、敏感,导致人际关系紧张;甚至是通过成瘾行为,来逃避创伤回忆。

只有理解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是事出有因时,受虐者才能正面应对童年时期的创伤,不再过度批评自己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贝弗利特意在书中给出了一个万能句式,让童年受虐者能够用书写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。

可以这么写:鉴于我曾遭受过虐待,那么我过度饮酒是可以理解的。在这个句式中,“过度饮酒”可以替换为任何非暴力行为。比如,熬夜、吸烟、穿奇装异服。通过这个行为,受虐者就能与自己进行对话并达成和解。

如果你已经成为了施虐者,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自我理解。在第1页纸上,写下你母亲虐待或者漠视的方式、语言;第2页纸上写下你父亲的;第3页纸上写下其他照顾者的;第4页纸上写下你施加的虐待或漠视行为。当然,许多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,会下意识修饰或掩藏。可是你必须知道,只有最真实的内容才能消除羞耻感,打破虐待循环。

写下这些内容后,把自己虐待或漠视他人的方式,与前三页进行对比,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源头在哪里。

真正坦白自己的伤害行为后,你可以着手改变自己的言行,并试着宽恕自己。

一方面,你要原谅遭受过虐待的自己,不让自己深陷其中。这的确不容易做到,毕竟每个孩子都很爱自己的父母,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将父母理想化。可事实上,父母又真切地施加过漠视或虐待。这样的现实让人十分痛苦,但也唯有认知到这一点,受虐者才能摆脱自我谴责。

另一方面,如果你已经陷入了虐待循环,也要原谅施虐的自己。原谅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无比困难。因为你亲历过虐待,受到过创伤,必然很明白虐待带来的羞耻感多么可怕。可是你没能成为耐心、慈和的父母,反而因为长时间照顾孩子而心生怨恨和愤怒,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。

这让你内疚、悔恨,无法原谅自己。殊不知,每个人都会犯错。就算从未遭受过虐待的人成为了父母,也难免在育儿时做出悔不当初的事情。

如果你依然无法原谅自己,可以去向受虐者请求宽恕。想想你童年遭受虐待时,是多么希望爸爸妈妈承认错误,并向你道歉呀。

现在换成你的孩子有了同样的希望,那就是你自我宽恕的一条捷径。当家长们勇敢道歉时,会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,这会反向软化我们过度的自尊,溶解施虐者内心羞耻感的保护膜。

在自我理解和自我宽恕之后,接纳自己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。也就是说,自我接纳是承认自己的缺陷和弱点。接受了这样的自己,也就能摒弃不合理的期望,从而为自己设定出更加合理的目标。

比如说,你的父母曾经对你很严苛,所以你觉得自己对孩子严加要求也很合理。可是,这个期望恰恰是不合理的期望。

你可以把它改成:我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温和。一旦言语刻薄就立即道歉,并保证下不为例。这就是对自己合理的期望。

总之,不追求完美,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,就能够更好地接纳自己。

经过上述三步准备之后,童年受虐者已经扫清了各种障碍,可以练习自我关爱了。

自我关爱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催产素,感到爱意与亲密。催产素水平越高,人越能感到安全和平和。

关爱的范围其实很宽泛,每个人的具体感受也不尽相同。寒冷时披在身上的一条围巾,痛哭时父母的拥抱,无助时搭上肩膀的手……那些曾经关爱过我们的人,都可以成为自我关爱时的模仿对象。

找到模仿对象之后,再确定适合自己的安抚方式。比如,轻抚胸口、披件衣服或抱紧双臂。然后,身体产生的催产素会发挥作用,压力得以舒缓。焦虑和恐惧的情绪,也会随着血压和肾上腺素水平回归正常而消失不见。

在自我关爱之后,你终于弱化甚至消除了那些长期束缚你的羞耻感和情感缺陷。可是当你的生活开始回归正轨,在人群中不再与众不同、格格不入时,你也得面对一个现实:永远回不到过去。

毕竟,曾经的你因为深陷泥潭,错过了许多美好,也耽误了不少光阴。回顾过往,你很可能因为没能实现以前的目标而失望。可是这点遗憾与重获新生相比,又算不得什么了。

这时你要做的,就是重新制定目标。因为此时的你并非一无所有,反而有着独特的优势和能力。所以在这个阶段,你最该关注的是做了什么,而不是没做什么。

要搞明白这点并不难,拿出一张纸,先列出你曾经的目标。再想一想,你是怎样因为遭受虐待而没能实现它的。是爸爸嘲笑了你当画家的理想,还是妈妈无视了你歌唱的天赋?把它们都写下来,客观分析原因。在这个过程中谨记,受到虐待不是你的错,目标没有完成更不是。

紧接着,你要根据目前的状况,制定新的目标并努力达成。在完成了自我疗愈后,要始终友善地支持自己,接受他人的帮助,关注自己的进步,并不断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。

进行悲悯自愈,是与自己和解、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。只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反复练习,就能成功。

小编更倾向于阅读纸质书

若朋友你还是执意要看免费的电子书,那么下面这段文字,你可以略过,直接到达文末进行电子书的下载。

若你对于看纸书亦有向往,那么下面这段文字你可以读一读。

纸质书具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优势,以下是我自己在日常阅读中的一些总结,优势如下:

1、减少视觉疲劳: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可能会引起眼睛疲劳,而纸质书则可以减少这种疲劳。

2、专注度:有些人认为阅读纸质书时更不容易分心,有助于提高阅读的专注度。

3、收藏价值:对于书籍收藏爱好者来说,纸质书具有收藏价值,可以作为个人藏书的一部分。

4、易于做笔记:虽然电子书也支持做笔记,但有些人更喜欢在纸质书上直接写写画画,感觉更自然。

5、无需电源:纸质书不需要电源或电池,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,不受电子设备电量的限制。

6、阅读习惯:许多人从小就习惯了阅读纸质书,这种习惯可能会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纸质书。

7、减少蓝光伤害: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可能对眼睛有害,而纸质书则没有这个问题。

8、易于分享:纸质书可以轻松借给朋友或家人,而电子书的分享则可能受到版权和设备的限制。

9、艺术价值:许多纸质书的封面设计和印刷质量具有艺术价值,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。

10、触感体验:纸质书具有独特的触感和气味,很多人享受翻页的感觉和书页的质感。

若你看了上面的文字决定买纸质版书看看,那么我这里有一个渠道也许是你需要的,本人运营本网站已经初具规模,已经和一些知名出版社进行合作,可以比各大商城更低的价格获取到纸质书,至于是多少,我这里还真的没法确切的告诉你,只能说便宜很多。

由于进行这些沟通需要成本,我和我的团队也需要生存且保持微薄的利润,所以加入我们不是免费的,只需要支付少量的(9.9)金钱就可以获取。当然我们不但赚这个费用,还有一些属于商业机密的费用,不然怎么可能维持我们团队的运行?

如果你决定加入,请点击下面的链接直达。

加入我们

下载地址

为了让大家更加方便地找到更多喜欢的书,本站的所有电子书下载链接都放在下面链接的excel文档中,请需要的下载保存,同时下面链接的内容会每日更新,因此请保存本网站,需要的时候就来看看,会给你不一样的收获。

夸克网盘:点击下载

百度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xkm6【百度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
UC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123【UC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
阿里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456【阿里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
迅雷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789【迅雷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