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本书
《弘一法师日记三种》根据弘一法师现存手稿整理而成。除了三部日记,书中还收入了弘一法师出家之后的一些演讲稿(如《西湖夜游记》《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》《南闽十年的梦影》)、铭言手记,以及弘一法师的好友、学生、同修、弟子怀念他的文章。
关于作者
1918年,即一百年前,39岁的李叔同在定慧禅寺落发为僧,法名演音,号弘一。此后,他精研佛法,严格持戒,辗转各地讲经,信众无数,但始终对名闻利养保持警醒。他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:前半生,学贯东西,才华横溢,堪称中国现代音乐、戏剧、美术之先驱;后半生,勇猛精进,慈悲度世,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。
本书金句
1.“我于日本杂志中,看到有说关于断食的方法,谓断食可治疗各种疾病。当时我就起了一种好奇心,想来断食一下,因为我那个时候患有神经衰弱症,若实行断食后,或者可以痊愈,亦未可知。”(《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》)
2.十月,将去净峰,留题云:“乙亥四月,余居净峰,植菊盈畦,秋晚将归去。犹复含蕊未吐,口占一绝,聊以志别:‘我到为植种,我行花未开。岂无佳色在,留待后人来。’”(《惠安弘法日记》)
3.岁月如流,倏逾九稔。生者流离,逝者不作,坠欢莫拾,酒痕在衣。刘孝标云:“魂魄一去,将同秋草。”吾生渺茫,可唏然感矣。(《西湖夜游记》)
精华版导读
一、李叔同先生是如何想到要进行断食的?他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?
李叔同自幼成长在天津富庶望族之中,但是五岁丧父,母亲地位低下,从小就看尽世间繁华,也尝尽人情冷暖。时局动荡,在经历过几份并不稳定的工作之后,他来到杭州,成为了一名师范学校的教员,教授音乐和绘画。然而,教导青春正盛的少年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,叔同先生极度认真严谨,在自己的肩头增加了越来越重的责任。慢慢地,他感到不堪重负,久久不能痊愈的肺疾,还有无法疏解的精神压力让他神经衰弱。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求一种来自外力的解脱。直到他发现了断食这个方法。
在《断食日记》正文的第一页上,可以看到叔同先生在开始断食之前做的详细功课,包括有断食经验者在预备期即前8日、断食开始后7天内、断食结束后即后6天的一切饮食及作息安排,甚至包括可能出现的身体反应,全部记录在册。还列出了自己要到虎跑寺开始断食的物品清单,还有自己每一日的细致准备。从这些地方,足以见得李叔同先生是一位做事极其妥帖周密之人,也看得出他想要求得解脱的坚定决心。
二、断食的过程是怎样的?李叔同先生经历了哪些心理身体上的变化?
断食全过程前后三周。第一周,慢慢减食至完全不食;第二周,只饮水,完全不进食;第三周,由粥汤开始,缓慢恢复进食。
在准备开始断食的前五日,他每天只吃少量的粥或米汤,食物不过桔子、梅、香蕉、梨、紫苏叶、豆腐,米饭数着米粒吃,喝虎跑的泉水。每日的必须功课是静坐和写字,写写篆书、小楷或临摹一些造像拓本。他认真地观察自己生理上的反应和变化,记录下每天的天气状况、作息、进食或饮水状况、睡眠质量等细节。
来到这里的第六天,他开始正式断食了。早上起来觉得饥饿,胸中搅乱,苦闷异常,手足乏力,提笔会误字,不过一天状态比较平均,没有到了晚上特别倦怠。但晚上,他的腿疼却好了,晚上七时就上床睡觉,梦到自己变成了容颜一新的翩翩少年。
完全断食后,饥肠辘辘的感觉反而令他头脑爽快。每天只喝桔汁、梅茶或泉水。极饿时,他会想象平时爱吃的食物。到了断食正期第六日,他突然觉得心神清爽,那天阳光很好,他写了一百三十八个字,还坐在屋檐下晒太阳。晚上早早上床,他躺在床上,充满了幸福感。
此后的几日,他进入渐缓的恢复进食期。半碗青菜和半碗芋头,帮助他重新找回了久违的食欲。恢复饮食后,他宛若重生,散步时望着苍茫远山,人如脱胎换骨,足力也强健不少。如果从婴儿到成人,没有吃过什么豪华的东西,那么最简单的饭食对他来说,也是人间至美;而尝试过天下群鲜的人,回去品尝最原初的食材,同样能食出人间真味。
三、从断食到皈依、落发出家、受具足戒,再到教净双修,辗转弘法,直到圆寂,弘一法师的僧侣生涯想要追求的是什么呢?
断食之后,叔同先生总去禅寺听禅师讲经说法。思想中原本一些微小的齿轮在缓缓转动,随着断食、阅经、听法,带动了他内心更大的齿轮。然后,改变了他的行动。冥想的快乐胜过从前的一切心灵体验。
人的欲望有两种:一种是红尘之欲,食色性也,很容易解决,就像肚子饿了的人给他吃一顿就好了。一种是寂静之欲,想要获得安宁、空明、解脱。李叔同是后者,但他在此基础上,更需要有所作为。出家人抄经、撰律、弘法,都是这种欲望使然——欲离苦得乐,欲普渡众生。我们通常称之为“大愿”,这个欲徜若消失,梵天也将空旷。教书的工作,世间的一切,远远无法满足他。
丰子恺等一众学生曾问他:“老师何所为而出家乎?”他答:“无所为。”学生们又问:“忍抛骨肉乎?”他说:“人事无常,如暴病而死,欲不抛又安可得?”他的回答已经非常清楚了,既然已看清世间的无常,也体验过超脱之法,那又何必继续陷溺在红尘之中呢?他又是一位行动力极强的人,一旦脑子想清楚,就一定会在行为上做到极致。对于僧人而言,做到极致就是严格持戒。这就是为什么弘一法师会在律宗一派上倾注巨大心血了。后来,弘一法师在永嘉庆福寺闭关,有三个月足不出屋,日日精研苦修,入关是初春,出关已是入夏,他编出一百四十页的《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》,满篇皆有工整楷书写就。
弘一法师在惠安弘法时,曾在一处名为净峰的地方住过一段时间。他入夏的时候住在那里,种了很多菊花,但是到了秋天,菊花已经含苞待放了,他并没有等到花朵绽放,就离开这个地方去往别处了。但他并不觉得可惜,写了一首五言绝句留给这个地方的人:“我到为植种,我行花未开。岂无佳色在,留待后人来”。这一句“留待后人来”,实在令人动容,这也是多年他不辞辛劳,四处弘法的动力之源。
小编更倾向于阅读纸质书
若朋友你还是执意要看免费的电子书,那么下面这段文字,你可以略过,直接到达文末进行电子书的下载。
若你对于看纸书亦有向往,那么下面这段文字你可以读一读。
纸质书具有电子书无法比拟的优势,以下是我自己在日常阅读中的一些总结,优势如下:
1、减少视觉疲劳: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可能会引起眼睛疲劳,而纸质书则可以减少这种疲劳。
2、专注度:有些人认为阅读纸质书时更不容易分心,有助于提高阅读的专注度。
3、收藏价值:对于书籍收藏爱好者来说,纸质书具有收藏价值,可以作为个人藏书的一部分。
4、易于做笔记:虽然电子书也支持做笔记,但有些人更喜欢在纸质书上直接写写画画,感觉更自然。
5、无需电源:纸质书不需要电源或电池,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,不受电子设备电量的限制。
6、阅读习惯:许多人从小就习惯了阅读纸质书,这种习惯可能会让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纸质书。
7、减少蓝光伤害: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蓝光可能对眼睛有害,而纸质书则没有这个问题。
8、易于分享:纸质书可以轻松借给朋友或家人,而电子书的分享则可能受到版权和设备的限制。
9、艺术价值:许多纸质书的封面设计和印刷质量具有艺术价值,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。
10、触感体验:纸质书具有独特的触感和气味,很多人享受翻页的感觉和书页的质感。
若你看了上面的文字决定买纸质版书看看,那么我这里有一个渠道也许是你需要的,本人运营本网站已经初具规模,已经和一些知名出版社进行合作,可以比各大商城更低的价格获取到纸质书,至于是多少,我这里还真的没法确切的告诉你,只能说便宜很多。
由于进行这些沟通需要成本,我和我的团队也需要生存且保持微薄的利润,所以加入我们不是免费的,只需要支付少量的(9.9)金钱就可以获取。当然我们不但赚这个费用,还有一些属于商业机密的费用,不然怎么可能维持我们团队的运行?
如果你决定加入,请点击下面的链接直达。
下载地址
为了让大家更加方便地找到更多喜欢的书,本站的所有电子书下载链接都放在下面链接的excel文档中,请需要的下载保存,同时下面链接的内容会每日更新,因此请保存本网站,需要的时候就来看看,会给你不一样的收获。
夸克网盘:点击下载
百度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xkm6【百度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UC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123【UC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阿里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456【阿里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
迅雷网盘:点击下载提取码:abc#789【迅雷网盘暂未开启下载】